為進一步加強公共安全教育,培養教師幼兒公共安全意識,提高全體師生在公共突發事件中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2021年3月17上午10點,我館開展消防安全演練活動。
演練前期,我館制定了《消防疏散演練方案》,對全館教職工加強消防安全知識教育,明確演練流程與師生疏散撤離的具體要求,為消防疏散演練做好充分準備。
上午10點,火災警報響徹幼兒館。在演練領導小組、應急小組成員引導下,各班老師們立刻組織孩子們拿起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低頭小步快走,不到一分鐘五個班級迅速分別往各自的逃生通道撤離到空曠的德學館前坪。

各班老師進行人員清點、核實,確保每一位師生到達安全地點。
孩子們經歷了緊張而有序的消防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全體人員安全撤離,整個消防疏散做到快速、安全、有序,在實戰演練中進一步牢固消防安全意識。
全館幼兒秩序井然,火速撤離危險區域。托班幼兒作為新生,第一次參加消防演練,在突發事件面前沒有慌亂,情緒穩定。
接著,我館黃老師組織師生就如何在發生火災時進行自救逃生和預防火災發生等相關知識進行宣傳教育,與孩子們互動非常熱烈,進一步加深了師生心中火災自救的安全意識。
隨后,給全體師生演示了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滅火。
演練結束后,我館館長黃老師對此次安全演練活動進行了總結,在表揚全體師幼快速撤離的同時,強調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及逃生演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班班主任務必將安全教育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努力提高幼兒的自我管理、自護自救能力,提高防患于未“燃”的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各班回到班級之后在老師的帶領下,繼續回顧演練知識點,進行深入理解。
相信通過消防演練,孩子們對于如何在火災事故中逃生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學會正確的逃生技能,是自身生命的安全保障,那么再跟大家分享幾則消防逃生技能!
1.發生火災時,首先應該怎么做?
遇到火災濃煙時,一定要先讓自己鎮定下來,尋找并按下報警器吸引他人注意。切忌慌張,更不能大聲叫喊,因為火災發生時會產生毒煙,如果大聲喊叫則會吸入大量毒煙。
2.發生火災時,處于高樓層如何逃生?
發生火災時,要先回憶消防通道位置或尋找消防通道指示牌,通過消防通道逃生。處于高樓層時切忌不能乘坐電梯逃生,因為電梯不具有耐高溫性,當遇到高溫時,電梯容易發生變形甚至卡住,甚至還會有觸電的危險。
3.在火中應該如何正確行走?
火災發生時,在濃煙滾滾的區域中要彎腰前進,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切記不能直立行走,因為火災時產生的濃煙會大量聚集于上部空間,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彎腰前行可以有效減少濃煙帶來的傷害。
4.發生身上著火怎么辦?
身上著火時要先把衣服脫掉或用重物壓住衣服來滅火,或者在地上來回滾動,直到火苗熄滅。切記身上著火時不能快速奔跑,因為當身上著火并快速奔跑時,空氣中的氧氣會使身上的火焰越來越旺,效果會適得其反。
此次演練增強了全館師幼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了自救防范的能力,做到在發生火災時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培養幼兒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從容應對火災等突發事件,創建平安校園。